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駿伯勞動關系網論壇 (http://mails.thbpbq.cn/bbs/index.asp) -- 政策法規(guī) (http://mails.thbpbq.cn/bbs/list.asp?boardid=4) ---- 這些工傷保險知識你應該了解 (http://mails.thbpbq.cn/bbs/dispbbs.asp?boardid=4&id=31391) |
-- 作者:wqzhr2011 -- 發(fā)布時間:2016-12-13 9:15:20 -- 這些工傷保險知識你應該了解 關于工傷認定 12類情形可認定為工傷 職工入職后單位為其登記參加工傷保險,登記次日起保險關系即生效。如果員工發(fā)生事故傷害,單位應對其進行及時救治,并在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起30日內申請工傷。12類情形可認定為工傷。 工傷保險參保登記次日起保險關系生效 哪些人員應該參加工傷保險?工傷保險費是由單位出還是個人出?根據規(guī)定,我國境內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yè)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雇工繳納工傷保險費。用人單位應當按時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職工入職后單位為其登記參加工傷保險,還未到繳費時就發(fā)生工傷,怎么辦?據了解,用人單位為職工辦理工傷保險參保手續(xù)次日起,在規(guī)定的繳費周期內繳納工傷保險費的,該參保職工發(fā)生工傷,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規(guī)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也就是說辦理工傷保險參保登記手續(xù)次日起,工傷保險關系即生效,這意味著一名職工第一天上班,企業(yè)就為其登記參加工傷保險,假如該職工還沒有到月底繳費前就發(fā)生工傷,這個時候基金都會支付工傷醫(yī)療費等費用,更好地保障了用人單位和工傷職工的權益。 單位應在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起30日內申請工傷 發(fā)生工傷事故后應如何處理?按照規(guī)定,職工發(fā)生工傷后,用人單位應及時救治工傷職工。職工治療工傷應在簽訂服務協(xié)議的醫(yī)療機構就醫(yī),情況緊急時可先到就近的醫(yī)療機構急救;疑似職業(yè)病或者患職業(yè)病的,用人單位應及時送指定的醫(yī)療機構診斷,并及時送簽訂服務協(xié)議的醫(yī)療機構治療。 工傷認定申請有沒有時限?據了解,用人單位須在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30日內申請工傷認定。用人單位不申請的,受傷害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1年內申請工傷認定。 具體辦理流程是:一、工傷保險部門根據申請人提交的材料出具《收件回執(zhí)》,如材料不齊的出具《補齊材料告知書》;二、材料基本收齊后,如申請人為受傷害的職工或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工傷保險部門應向用人單位發(fā)出《關于傷亡事故調查處理的通知》,核實有關情況。收到用人單位書面回復后,如雙方有爭議,工傷部門進行調查、核實;三、申請人提交材料齊全并核實后,工傷保險部門對符合受理條件的予以受理,出具《受理通知書》,對不符合受理條件的出具《不予受理決定書》;四、工傷保險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并自工傷認定決定作出之日起20日內將工傷認定文書送達受傷害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和用人單位。 12類情形可認定為工傷 職工發(fā)生哪些事故傷害可以認定為工傷?按照《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7類情形可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yè)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fā)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此外,還有5類情形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fā)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三、因工作環(huán)境存在有毒有害物質或者在用人單位食堂就餐造成急性中毒而住院搶救治療,并經縣級以上衛(wèi)生防疫部門驗證的;四、由用人單位指派前往依法宣布為疫區(qū)的地方工作而感染疫病的;五、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zhàn)、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fā)的。 關于工傷保險待遇 9項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職工發(fā)生工傷后,醫(yī)療康復待遇、傷殘待遇、因工死亡待遇,以及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的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各按照什么標準享受?哪些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哪些費用由用人單位支付?職工因工傷被鑒定為不同傷殘等級,可享受何種工傷保險待遇? 9項費用由基金支付,4項由單位支付 職工因工傷發(fā)生的9項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治療工傷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醫(yī)療費用和符合規(guī)定的康復費用;二、住院伙食補助費;三、經批準轉統(tǒng)籌地區(qū)以外就醫(yī)的交通食宿費;四、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七、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yī)療補助金;八、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九、勞動能力鑒定費。 以下費用由用人單位支付:一、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間,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用人單位支付;二、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間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所在單位未派人護理的,應當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向工傷職工支付護理費;三、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fā)給傷殘津貼;四、五級至十級傷殘職工依法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 傷殘分十級,一級傷殘者可獲工資90%津貼 職工發(fā)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wěn)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應當按規(guī)定的期限向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鑒定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分為10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 職工因工傷被鑒定為不同傷殘等級,可享受何種工傷保險待遇?根據規(guī)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本人要求退出工作崗位、終止勞動關系的,辦理傷殘退休手續(xù),享受以下待遇:一、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等級支付,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傷殘津貼,由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直至本人死亡,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我市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辦理傷殘退休手續(xù)的工傷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按照規(guī)定應當由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yī)療保險費,由工傷保險基金承擔。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與原單位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yī)療保險費。傷殘津貼每年參照基本養(yǎng)老保險金的調整辦法調整。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fā)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guī)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我市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本人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終結工傷保險關系。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至十級傷殘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七至十級傷殘職工依法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終結工傷保險關系。 此外,工傷職工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并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工傷職工生活自理障礙等級支付生活護理費,以我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按月計發(fā),標準為:一級為60%、二級為50%、三級為40%、四級為30%。 7種情形可申請因工死亡職工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 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享受哪些待遇?按照規(guī)定,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規(guī)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其中,其中,喪葬補助金標準為6個月的統(tǒng)籌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fā)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供養(yǎng)親屬須依靠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并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按規(guī)定申請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一、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二、工亡職工配偶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三、工亡職工父母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四、工亡職工子女未滿18周歲的;五、工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滿60周歲,祖母、外祖母年滿55周歲的;六、工亡職工子女已經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其孫子女、外孫子女未滿18周歲的;七、工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滿18周歲的。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 關于未參保職工 未參保單位要承擔工傷相關費用 職工發(fā)生了工傷,但用人單位未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的權益如何得到保障? 未參保職工能否申請工傷認定? 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職工發(fā)生工傷后能否申請工傷認定?按照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職工發(fā)生工傷的,只要其所在的單位屬于條例適用范圍的,其職工都可以按照規(guī)定申請工傷認定,社保部門應依法受理。 未參保員工進行工傷認定要符合以下申請條件:一、傷(亡)者是深圳市注冊登記或生產經營所在地在深圳市的用人單位的員工;二、申請人是用人單位、受傷害的員工或其近親屬、工會組織;三、用人單位應在事故發(fā)生(或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30日內、員工(或其近親屬)或工會組織應在事故發(fā)生(或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掌鹨荒陜认蛏绫2块T書面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未參保職工工傷后可獲“先行支付” 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fā)生工傷事故的,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措施及時救治,并按照規(guī)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職工被認定為工傷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可以持工傷認定決定書和有關材料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書面申請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待遇:(一)用人單位被依法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二)用人單位拒絕支付全部或者部分費用的;(三)依法經仲裁、訴訟后仍不能獲得工傷保險待遇,法院出具中止執(zhí)行文書的;(四)職工認為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其他情形。 未參保單位要承擔工傷相關費用 未參保員工發(fā)生事故被認定為工傷后,用人單位依照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或者未按時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發(fā)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條例規(guī)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向職工支付費用;用人單位按照規(guī)定補繳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和滯納金后,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按照條例的規(guī)定支付新發(fā)生的費用。 未參保職工工傷后可獲“先行支付”,并非意味著單位可以免責,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應當由用人單位償還。用人單位不償還的,社保經辦機構可以依照規(guī)定追償。( |